這本書是一兩年前看的, 之前突然翻到當時看這本書時紀錄書摘的筆記本, 於是就想把那些書摘整理後放上來.
由於有點久了, 那些書摘"似乎"是節錄書中的詞句+我自己說話和理解的方式來紀錄書的內容, 或許有誤解書中原意的可能...Orz, 另外, 我的書摘幾乎都是文字沒啥圖...XD.
這本書並非是教導上班族如何在辦公室或職場間爾虞我詐勾心鬥角, 完全不是!!! 這本是應該是
生活上的應用心理學, 偏重在
人際關係的心理學, 適用於所有人.
表達的意義是"重視行動(事件)勝過人格".
描述自己的想法用"高興""悲傷""感動衝擊", 不可以用"生氣".
傳達心情時, 不要加強"一般論".
設定某個記號(手錶/戒指/...), 看到記號時微笑7秒, 每天7次.
使慾望正當化的東西將會大受歡迎.
包裝慾望, 給慾望一個理由來動搖"超我".
西元三世紀, 羅馬禁止士兵結婚, 祭司Valentine秘密地替士兵證婚, 被判處死刑.
2月14日是他被處決的日子, 為了紀念他那天定為情人節.
==> 甘我屁事...
男女在搖晃的吊橋相遇, 易誤將害怕產生的心跳認定為是戀愛的心動.
==> 難怪大家約會都去碧潭吊橋or去坐摩天輪.
如果是真材實料的好東西, 根本就不需要任何附加的東西.
光是強調附加價值的那一面, 就會對東西本身產身負面印象.
即是心理學上的"情報提示的反效果".
將推銷的東西放在最前面, 附加價值只能算是最後手段.
越是對自己沒自信的人, 越想用服裝道具來遮掩, 反而無法表現自己的魅力.
"yes...(正面), but..."的說法, 是溫柔較無傷害的拒絕法.
yes後接的詞句不能太肯定, 表達出"如果有可能, 我想答應你的要求".
當一個人認真聽別人說話時, 會自然地將身體朝說話者前傾,
若說話時, 對方臉上雖然在笑, 但身體卻遠離或靠在牆壁椅子上, 你就應該懷疑對方是否真的有在聽你說話.
下圖中, 相鄰兩種表情很容易搞混
對方想要用表情來敷衍(欺瞞)時, 手腳的動作會變得不自然. 或是動作莫名地變得比平常還激動, 或是完全不做任何動作.確認笑臉背後的意涵: 可在對方笑時立刻反問他"那你呢?". 將話題丟給對方, 對話的感覺將有180°的轉變.
男性對於相互距離越近的人, 越具攻擊性.
女性對於相互距離越遠的人, 越具攻擊性.
降低對方怒氣的對應法:
(a) 女上司: 靠近一點來看對方.
(b) 男上司: 中間隔一段距離來看對方.
(c) 女友: 靠近她, 並適時碰觸她.
(d) 男友: "性方面的誤導", 盡量靠在她身上撒嬌.
"喜歡"和"生氣"這種人類的情緒主要是由"生理反應"和"認知標籤"引起. 無意識的情形下, 標籤的錯置, 會對情緒產生影響.
"有些小男孩會故意去欺負自己喜歡的小女孩".
這是因為無法說出自己喜歡的心情, 導致採取完全相反的行動.
"安撫"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基本方式.
正面的安撫: 稱讚或釋出善意(讓對方感到舒服).
負面的安撫: 斥責或說他壞話(讓對方感到不舒服).
溝通是要給予"無條件的安撫", 而非"有附帶條件的安撫".
給予對方安撫, 一定會回歸到自己的身上.
"成功報酬"(物質)和"有附帶條件的安撫"(心靈養分)並不相同.
當事情不如預期般地順利, 要是想到"在這樣下去不行! 必須要改變才可以!", 則是讓自己跌入"有條件安撫"的狀態.
德國哲學家叔本華(Arthur Schopenhauer)"刺蝟的愛情": 兩隻刺蝟因天氣冷想靠在一起取暖, 但被對方的尖刺給刺得受不了, 分開後又冷得難受, 再重覆幾次接近分開, 才找到不會刺傷對方也不會太冷的距離.
越是最愛的人, 越容易對對方產生拒絕或敵對的感情.
人與人相處的最高境界就是"分開使用各種人格(分化靈魂)".
改變人格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在每一瞬間發揮自己的全力, 是種"調整心境"的技巧, 不論哪一個分身都還是你自己.
說服別人(男人)的技巧: 先無條件地認同對方(溫柔的包裝), 在若無其事地提出其他的選擇.
未完...待續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