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天早上, 伯母: 一陣子不見, 變瘦了喔. 下午, 姑姑: 最近吃不錯喔, 稍微胖了點喔.
我: *%*#^$#~@*+#, 甘有這款代誌!!!
除了用眼睛看, 到底要如何(科學)判斷現在是胖還是瘦???
最常見的方法就是使用基本身體數據: 身高(height, H), 體重(weight, M), 腰圍(waist, W)
1. 腰圍: 男性超過90cm(35.4inch), 女性超過85cm(33.4inch), 即可稱為肥胖.
2. 腰臀比 (腰圍÷臀圍):
男性: 標準: 0.85 ~ 0.9, 異常: > 0.95
女性: 標準: 0.7 ~ 0.8, 異常: > 0.85
當腰臀比是異常, 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or高血壓or糖尿病...等慢性疾病.
3. 標準體重:
以下列出三種常見算法, 不過我都超過...Orz
a. 這最常見
b. 身高170cm的男性體重只能是62kg......XD
c. 從 BMI=22 為標準體型衍生而來.
4. 理想體種範圍:
不論用哪一種標準體重來算, 我都在過重那區...Orz
過輕: 實際體重 < 0.9*標準體重
正常: 0.9*標準體重 < 實際體重 < 1.1*標準體重
過重: 實際體重 < 1.1*標準體重
5. 身體質量指數 (Body Mass Index, BMI):
不適用於未成年的小孩, 高齡老人, 孕婦, 運動員.
我又是在過重那一區...Orz
過輕: < 18.5
正常: 18.5 ~ 24
過重: 24 ~ 27
肥胖: 27 ~ 30 (輕度), 30 ~ 35 (中度), > 35 (重度)
當然, 這時一定有人會說: 同樣體重, 有人是脂肪多, 有人是肌肉多, 比體重公平嗎?
6. 體脂肪率 (Body Fat Percentage / Body Fat Ratio):
這就是身體脂肪佔體重的比率.
體脂率有許多種量測方法, 例如:
a. 生物電阻法 (Bioelectrical impedance): 利用脂肪不導電, 肌肉跟水能導電, 量測身體的電阻, 估計體脂肪, 是最常見的方法, 一般體脂肪計皆用此方法.
b. 測量皮褶厚度(skin folds), 雙能X光吸收儀(Dual energy X-ray absorptiometry, DEXA), 斷層掃描(CT), 核磁共振(MRI)...等.
c. 靜水體重: 在水中量測, 得到身體的密度(D). 由下面公式算得,
d. 由於實際的物理量測, 需要時間跟金錢, 不甚方便, 於是科學家利用統計建立出身體模型, 使用簡單的身體數據就可以估算出體脂肪率. 以下列出幾種常見的方法:
[I] 我分別是 21.92%, 23.16%, 21.20% (用三種不同的標準體重).
[II] 男性比女性可以多扣10.8, 我是 19.31%.
[III] 這是著名的 YMCA formula (改成公制單位), 我是 17.63%.
7. 無脂肪質量指數 (Fat Free Mass Index, FFMI):
利用前面算出的5個體脂肪率(BFR), 分別得到我的 FFMI: 19.792, 19.488, 19.969, 20.433, 20.846.
當 FFMI < 16 時, 屬弱雞型, 基礎代謝率低, 易胖體質.
當 FFMI > 20 時, 表示肌肉量優於一般人.
當 FFMI > 22 時, 應該是有良好的運動習慣, 基礎代謝率高.
當 FFMI > 24 時, 這算是健美先生級的, 魔鬼筋肉人.
如果我維持一樣的身高跟體重, FFMI=20則BFR=21%, FFMI=22則BFR=12.9%, FFMI=24則BFR=4.7%. 而我的FFMI極限是: 只剩必要脂肪(BFR=2%), 則FFMImax=24.68.
我一直覺得自己體重太重不靈活, 想變輕盈一點.
使用節食減肥, 這樣脂肪跟肌肉都會減少, 但我不想因為體重減輕而喪失肌力.
所以看來就是只能維持運動習慣和加大運動量, 減掉脂肪來減輕體重.
相關連結:
wiki:
1. 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ody_fat_percentage
2.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4%BD%93%E8%84%82%E7%99%BE%E5%88%86%E6%AF%94&variant=zh-tw
3.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8%BA%AB%E9%AB%98%E9%AB%94%E9%87%8D%E6%8C%87%E6%95%B8&variant=zh-tw
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:
4. http://www.ctaso.org.tw/dietmethod.html
其他:
5. 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pttjongny/3033
6. http://www.npic.edu.tw/~health/b2_3.htm
7. http://www.gogoslim.com/index.php/2009-02-20-06-16-36.html
8. http://emedicine.medscape.com/article/123702-overview
我: *%*#^$#~@*+#, 甘有這款代誌!!!
除了用眼睛看, 到底要如何(科學)判斷現在是胖還是瘦???
最常見的方法就是使用基本身體數據: 身高(height, H), 體重(weight, M), 腰圍(waist, W)
1. 腰圍: 男性超過90cm(35.4inch), 女性超過85cm(33.4inch), 即可稱為肥胖.
2. 腰臀比 (腰圍÷臀圍):
男性: 標準: 0.85 ~ 0.9, 異常: > 0.95
女性: 標準: 0.7 ~ 0.8, 異常: > 0.85
當腰臀比是異常, 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or高血壓or糖尿病...等慢性疾病.
3. 標準體重:
以下列出三種常見算法, 不過我都超過...Orz
a. 這最常見
b. 身高170cm的男性體重只能是62kg......XD
c. 從 BMI=22 為標準體型衍生而來.
4. 理想體種範圍:
不論用哪一種標準體重來算, 我都在過重那區...Orz
過輕: 實際體重 < 0.9*標準體重
正常: 0.9*標準體重 < 實際體重 < 1.1*標準體重
過重: 實際體重 < 1.1*標準體重
5. 身體質量指數 (Body Mass Index, BMI):
不適用於未成年的小孩, 高齡老人, 孕婦, 運動員.
我又是在過重那一區...Orz
過輕: < 18.5
正常: 18.5 ~ 24
過重: 24 ~ 27
肥胖: 27 ~ 30 (輕度), 30 ~ 35 (中度), > 35 (重度)
當然, 這時一定有人會說: 同樣體重, 有人是脂肪多, 有人是肌肉多, 比體重公平嗎?
6. 體脂肪率 (Body Fat Percentage / Body Fat Ratio):
這就是身體脂肪佔體重的比率.
體脂率有許多種量測方法, 例如:
a. 生物電阻法 (Bioelectrical impedance): 利用脂肪不導電, 肌肉跟水能導電, 量測身體的電阻, 估計體脂肪, 是最常見的方法, 一般體脂肪計皆用此方法.
b. 測量皮褶厚度(skin folds), 雙能X光吸收儀(Dual energy X-ray absorptiometry, DEXA), 斷層掃描(CT), 核磁共振(MRI)...等.
c. 靜水體重: 在水中量測, 得到身體的密度(D). 由下面公式算得,
d. 由於實際的物理量測, 需要時間跟金錢, 不甚方便, 於是科學家利用統計建立出身體模型, 使用簡單的身體數據就可以估算出體脂肪率. 以下列出幾種常見的方法:
[I] 我分別是 21.92%, 23.16%, 21.20% (用三種不同的標準體重).
[II] 男性比女性可以多扣10.8, 我是 19.31%.
[III] 這是著名的 YMCA formula (改成公制單位), 我是 17.63%.
7. 無脂肪質量指數 (Fat Free Mass Index, FFMI):
利用前面算出的5個體脂肪率(BFR), 分別得到我的 FFMI: 19.792, 19.488, 19.969, 20.433, 20.846.
當 FFMI < 16 時, 屬弱雞型, 基礎代謝率低, 易胖體質.
當 FFMI > 20 時, 表示肌肉量優於一般人.
當 FFMI > 22 時, 應該是有良好的運動習慣, 基礎代謝率高.
當 FFMI > 24 時, 這算是健美先生級的, 魔鬼筋肉人.
如果我維持一樣的身高跟體重, FFMI=20則BFR=21%, FFMI=22則BFR=12.9%, FFMI=24則BFR=4.7%. 而我的FFMI極限是: 只剩必要脂肪(BFR=2%), 則FFMImax=24.68.
我一直覺得自己體重太重不靈活, 想變輕盈一點.
使用節食減肥, 這樣脂肪跟肌肉都會減少, 但我不想因為體重減輕而喪失肌力.
所以看來就是只能維持運動習慣和加大運動量, 減掉脂肪來減輕體重.
相關連結:
wiki:
1. 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ody_fat_percentage
2.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4%BD%93%E8%84%82%E7%99%BE%E5%88%86%E6%AF%94&variant=zh-tw
3.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8%BA%AB%E9%AB%98%E9%AB%94%E9%87%8D%E6%8C%87%E6%95%B8&variant=zh-tw
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:
4. http://www.ctaso.org.tw/dietmethod.html
其他:
5. 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pttjongny/3033
6. http://www.npic.edu.tw/~health/b2_3.htm
7. http://www.gogoslim.com/index.php/2009-02-20-06-16-36.html
8. http://emedicine.medscape.com/article/123702-overview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